红书读后感700字(5篇)

个人学习 8 2023-12-06 15:30:43

红书读后感700字 第1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话可以形容《红楼梦》中的两大主角。但我想说的是薛宝钗。

这个生活在四大家庭里的贵族小姐,被后人评价于终身误,一辈子只为了贾宝玉,而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的一位封建淑女的典型,这个典型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内涵。她既有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又是个封建礼教社会的悲情女才子;她既有社会淑女的典型范,又是封建礼教的殉葬品,却始终摆脱不了成长,生活的社会大环境——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处在男权社会里,为了生活的不得假面示人,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多么大。薛宝钗形象的复杂性是值得我们思考体味的。

一个封建时代的少女,在人们的眼中总是作为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对立面存在。王昆仑先生曾说过,薛宝钗是一般男子最感到“受用”的贤惠,寻找人间幸福的男子们大概没有不在向往着有薛宝钗这一个妻子理由。“山里高士晶莹雪,睿藻仙才瞻仰处。”这句话形容薛宝钗这个封建社会的卫道士。

“金簪雪里”暗示雪(薛)和“金簪”(宝钗)的结果,即薛宝钗,它象征着贾宝玉婚姻“金玉良缘”。这里预告《红楼梦》接下来要发生的情节。她穿着“不见奢华,唯觉淡雅”她“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早言寡欲,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概括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人物形象。

她多次对劝说贾宝玉做官之道路以至于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_禄鬼之流。”她多次向林黛玉、史湘云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她是被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

而我看到薛宝钗,她是一位命运悲惨的女子,她被封建礼教的毒害下的可怜女子,她的命运多舛。而她的未来是一片黑暗,但她的坚强,理性深深的打动了我,并且深深的吸引了我,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书读后感700字 第2篇

蒋勋说《红楼梦》是一部关于青少年生活的小说,于是,在他这本《蒋勋说红楼梦》的8册书的第1册里,以原著为底板,解读了青少年的生活和思想,在理解和欣赏的视角下,让读者一窥那被他称为“隐秘而不定” _情深而善变“的青春期风貌的同时,其辩证思维、独特视角,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与这个时期的孩子相处和沟通,并引出关于“说教”之于成长的作用。

尤其是贾宝玉在学堂里与秦钟、贾蓉等的同性的喜欢与纠葛,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有悖于习惯认知的内容,更是凸显了青少年处于儿童与成人之间,模糊而不为人知的隐秘内心。读来,更觉得,理解人在不同时期的内心和情感,是何等重要!

上流和下流

人性中都有动物性的部分和升华的部分,从成人的`角度看,老师或父母希望孩子动物性的部分都没有了,一下都变成了圣贤。

如果说“下流”不再是个预设的“坏”的判断,语言学上的“上流”跟“下流”,只是两个不同的状况,就是:一个可以提升,一个沉沦在动物性中,两者是互动的。

只有对人性里往下坠落的部分有更多的了解,提升才有可能实现。

当我们之间开始双向沟通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么多年我跟他们讲的生活秩序、道德规范都是废话,因为他们根本听不进去。

所以,当你不先预设立场的时候,你的窗和门就是打开的,有很多东西会进来,让你了解。

如果,你把门窗都关了,你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个时候你的那些唠唠叨叨永远不会产生作用。

一个孩子在温室里你保护得再好,他最后也不可能在温室里长大,你还是得把他送出去,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外面的世界你再不喜欢,他也必须要在那个世界里成长。

台湾有一个写作和读书都非常好的知识分子,他很不喜欢外面的教育环境,就把女儿放在家里,单独教她。我听到以后觉得有点惊诧,我觉得即使是再深的爱,也不能把孩子放在玻璃房里面。因为怕孩子被带坏,而把所有自己认为坏的部分切割掉,这是最危险的,因为好与坏是相对的,就像防疫针一样,注入病菌会使人产生抗体。

红书读后感700字 第3篇

历史,是多么沉重的东西。因为它记录了太多的战役;战争,是最最沉重的东西。因为无论哪一方获胜都是用战友的血液换来的。

可是,我们为什么还要打仗?为什么世界仍然没有和平?

就是野心,促进一战、二战。许多日本人民大声抱怨南京大屠杀莫过于只是抗日战争他们自卫而已。这是人所说的话吗?死亡人数超过30万。其实这只是最保守的数字,最少有40万人民死于_主义的刀下。

我翻开红色书籍,仿佛就看见刘胡兰面对铡刀丝毫不慌,小鬼子们确以轻蔑的眼神望着刘胡兰――他们根本不把中国人民当做是真正的人来看待。我们在他们心中似乎只是一次试验用来实验的小白鼠,似乎只是一次战术训练的稻草人,似乎我们只是他们侵犯、蚕食我们国家路上的障碍物,似乎我们只是牲畜,杀害我们不需要任何借口。

一场场战争,蓝色的天空已被鲜血和哀号染成灰色。为什么还要打仗?为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是我只知道在过去的战争,我们没有输。我们赢了。

红书读后感700字 第4篇

“没有_,就没有新中国……,红军们走了很多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的“足迹”,比如说;爱打黑骡子,但更爱红军们的_,不打麻醉酒,治眼睛的_,忍痛治伤口的_……

我读了《红军故事集》才晓得_自治伤口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1934年10月,在长征中,_在反“围剿”战斗中大褪受了重伤,中央领导决定让他留下,领导南方人民坚持斗争。1935的夏天,_回有山不久,大褪的伤口就发炎了。他忍痛坚持走路,指挥作战。一天,_去大庚岭下开会议,在出发前把伤褪跷在大石头上,抹了万金油。这时大宋同志走了过来,_马上把褪放下,若无其事的站起来和他一起走了。

黄昏之时,_趁人还没到齐,悄悄地到树林中拼命的挤着伤口,不料被大宋和聋牯同志看到了这个场面,都十分的心疼,他们看见_的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流,身上单衣全湿透了,脓血滴在地上,把黄泥都浸透了一大片。_马上叫他们帮忙,经过了好一会儿,_才把伤口包扎好,之后便去开会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只有把生死的念头排除,就没有什么事完不成的。红军中的英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件,这些鲜活的事例还告诉我们只有坚持斗争不怕伤痛,不怕牺牲,才能解放全中国。

红书读后感700字 第5篇

传说啊,从前中国的一些渔民出海大鱼发现了一些海岛,他们就在海岛上建造房屋,开垦土地,时间久了,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个国家,。他们都学习不好,写的字都缺胳膊少腿的,这个国家就是今天的日本。你现在走在日本的城市中,就会发现日本店铺的招牌就有好多繁体的汉字。那么日本和中国是一样的种族。是呀,如果不开口说话,单单看脸,谁都看不出中国人和日本人有啥差别啊。

日本由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地处太平洋的地震多发地区,日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

日本的爸爸、妈妈都时常对日本的小孩子说:“你们要努力学习,让日本强大,等日本强大了好搬到不地震的地方生活,小学二年级作文《作文 看红书有感》。”日本人非常团结,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团结,才能不被别人欺负,才能战胜别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日本杀死了太多的中国人,是不仁道的,残忍的。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学习日本人的团结精神,学习日本人做事认真的好的地方。只有学习别人的好的地方,自己才能做得跟好。变得强大,才能不会重蹈覆辙!

上一篇:成语典故读后感400字作文(共7篇)
下一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想30字(汇总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