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章读后感300字(合集4篇)

个人学习 14 2023-12-03 22:56:14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章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不知曾几何时,朴树的一曲平凡之路常常回想在耳边,最初听,觉得仅是节奏优雅,高中时便把此曲加入收藏,听个不停。经历过了高考,大学生活,再次翻开音乐收藏,点开平凡之路,看看歌词,又有一番味道。

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蹙脚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许多这类型问题我也想过,大概就是人为什么而活?少平再给小霞说自己理想的时候,提到给父母建一座阔气的房。这简单的话让我忽然感觉有些事明白了一些,现在,我不会一直怀疑我的决定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是那所谓的虚荣心,而不是由理智判断形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不受环境影响是不可能的,也不可能完全理智,但每个人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现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前,看到什么网络上的精彩生活,也觉得毕业一定要像这些人一样,要做什么什么工作,觉得有的工作月薪这么低,怎么去过上理想的生活啊?但细细想想,要知道,所谓繁荣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部分。大部分人还是平凡的,眼光不可过高。

在平凡的世界里,少平整个人是雄心壮志的,他到了城市为梦想而来,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人,但他下车后发现,雄心填不饱肚子,吃饭睡觉都是问题,他没想到他放下读书人的身份,去求别人,卖苦力,都没有人要他。但他慢慢认清处境,提出少赚钱的说法,在雇主家努力干活,才有了他后来在当时农民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改变,能有城市户口,在煤矿上班的改变。所以,认清现实,并做出相应的努力,身在低处,心在高处安放,开始着手做平凡的事,才有可能成就不凡的自己。好高骛远不可取,抖音知乎繁荣要摒弃,平平淡淡才是真。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章读后感300字 第2篇

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平凡的世界”?

我一直相信那句话:平凡的事物从不平庸,平凡的人生亦能精彩。菲·贝利也曾说过:“不要光赞美高耸的东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样不朽。”

是的,少平少安是那样,书中的每个人物是那样,那个时代更是那样!

在读一本七十年代书籍的时候,感觉它并不遥远,又感觉它很遥远。

我生活在北方农村,此时正是夜晚,今夜无月,窗外虫声阵阵,偶尔也几声狼嚎犬吠。再读这本书,让我回想起我的初中,感觉学校操场后的小山坡和泥土操场与小说中所描述的如出一辙。

也许,就是几十年前孙少平踩过的那片土地,或许,我正站在他温柔热烈的脚印上!

一路追寻他的足迹,我看到骑自行车的蓝衣少年载着短发少女朴实幸福地驶过小街道去往那家裁缝铺;我看到孙少平一家拥挤在土窑中煮菜叶子的生活;我看到乡村邻里在大雨中补修水坝的艰苦无畏;我看到田地中一张张被犁过的脸和一双双凿开了缝的手……

几万字的洋洋洒洒是“泪水”和“微笑”的交错汇聚;千百个日夜的奋笔疾书是笔者“情感”与“现实”的激烈碰撞。每每想起,洋溢着青春的无知与青涩。

记得有个夜晚,姨夫问我“你从这本书中读到了什么?”我说“是旧时期底层人民的生活。”“果然不同年龄对这本书的理解不同……”

路遥曾说,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面向大众,背对文坛”。是的,这是部说了真话的作品,是半封建半开放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过着充实紧张的日子,上演着狗吃人的悲剧!

处在衣食无忧,恋爱自由社会的我又感觉这本书离我很远很远。

再听不到贯穿街头巷尾的“磨剪子嘞——戗菜刀”、“卖——粉面子”、“糖——葫芦”等让人回味无穷的经典;

看不到村里老汉们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掀牌;

也看不到中山装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奔走于县城和村庄。

这让我又不得不思考,我的弟弟妹妹们看过这本书后有何感想,我的儿子、孙子又会怎么想?

他们从小生活优越。出生没用过用纱布做的尿片、校园中没滚过铁圈、校外不能去河坝中用废弃的纱网捕鱼、也没有铁盒里的玻璃弹珠。他们会对那个饥饿的时代怎么理解?当作为故事的见证者时,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并构想那个对他们而言具有魔幻色彩的时代!

这个夏天,重温《平凡的世界》收获颇丰。

或许,我们的价值观和长辈有很大差异;或许,无论怎样都追随不上长辈的脚步;或许,这正是这本书存在的意义,让不同时期的不同读者读出不同的感受。

《平凡的世界》中有句话:在我们亲爱的大地上,有多少朴素的花朵默默地开放在荒山野地里。这花朵没有人注目。也许唯有自身才怜爱自身的芬芳。

可是,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在这平凡的世界里,也有多少绚丽的生命之花在悄然地开放而并不为我们所知啊!“少平”、“少安”、“润叶”、“秀莲”……他们或勇于追求生活的美好,或敢于尝试别样的人生;他们或幸运的走在大路上,看着小路上的人,被生活拷打,发出震天的呐喊声……他们经历着,所有人正经历的生活。

可他们却行走的更轻松和自由,比所有人都更热爱生活……

转眼已是一个小时,回到现实中才发现墨水已涂黑部分稿纸,心中莫名多了几分酸楚,为这个黑夜又平添几分凄凉……这个夜晚,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一片皎洁。

向笔者致敬!向孙少平致敬!向小说致敬!向时代致敬!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章读后感300字 第3篇

当合上《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我沉默了片刻。双水村,这只是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村落中的一座,路遥却用一种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会画卷,画中充斥着中国不平凡的十年。

物欲横流中,我们渐渐丢失了平凡。

家庭的脊梁

踏实,应该是大多读者对孙少安的印象,少安是一个在岁月的洗礼中成熟得很早的少年。作为家庭长子,尽管成绩非常优秀,但他清楚地知道考得上与上不了的现实。与学校大门就此告别的他回到田头,用一双勤劳的手帮父亲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是金子哪里都会发光,18岁的少安凭借着“精明强桿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生产责任制实施以后,少安凭借着勤奋和踏实又办起了砖窑。孙少安身上闪耀着劳动人民的光辉,也许孙少安早就明白,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

自尊与奋起

吃的是“非洲”黑馍,连五分钱一份的丙菜都买不起的孙少平只能在同学吃完离开后偷偷来到操场,端着剩下的汤水掺杂着黑馍狼吞虎咽起来,想到这个场景,一阵心酸涌上心头,换做现在的我们,应该早已放弃。但是自强的信念始终缠绕在孙少平心头,高中毕业后的少平回到双水村,教师岗位被强行夺走的他不满足于现实,来到黄原做苦力,每天超负荷工作,只是为了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通过孙少平的种种磨难,折射出当时奋进的一批知识分子在时代的激流中顽强地拼搏着。我们也不难看出,男子汉应该是一种内在品质,而不是靠化妆和表演就能显现出来的。正如文中所说:生活中时刻都充满着磨难,但我们不能轻易改变对理想生活和理想自己的追求,即使是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

走出短暂的沉默,现实依旧在继续,平凡的世界一直打开着那扇百叶窗,窗外是太阳永恒的微笑。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五章读后感300字 第4篇

在平凡的世界中,走着十分平凡的道路,过着很简单的生活,最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人世中有着最简单的梦想和追求。

然而最为奇妙的也是平凡的人物,在平静的岁月之中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和毅力;在这困难的时代,有着不平凡的执著和魄力。

虽说孙小平的目标小,孙少安的梦想简单,但他们都有着过人的精神和志气,他们十分坚强勇敢,善良而朴实,真挚且真情。始终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情,把吃苦耐劳和不忘初心的优良品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两人一向都坚持着勇往直前的毅力,不断在抗争、奋斗、前进,为了自身的目标而努力,追求想要的生活和内心的渴望,完成自我最初的梦想。

总体来说故事表达的就是一种精神,懂得把面前的困难化作成前进的动力。即便是最平凡的人物,依然艰苦去奋斗,就算处于绝境之中,还是坚持着最美的初心,这种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另外,生活不能永远都在等待别人来安排,需要依靠自我的努力去奋斗,无论结果是什么,相信最终都能得到慰藉,人生没有白活。生活充满了不顺心和不如意,仅有学会振作和勇敢,才能更好地迎接暴风雨。

上一篇:围城的读后感800字初三(推荐6篇)
下一篇: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英文(实用5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