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优选6篇)

个人学习 14 2023-12-03 13:08:48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实例生动感人,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书中充满辩证法,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教育诗》绝非过誉。自从1997年买到手不知翻阅了多少次。

细看魏书生日记选的一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语言,心灵明净了许多,心胸也开阔了许多,这就是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的效应吧。学习,是需要一种虔诚的心态的,尤其是向魏书生这样对人生、对教育有宗教般虔诚的智者学习。

魏书生在书的自序中写道:“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读完这段话。我一下子觉得“班主任”这三个字是那样的神圣而高贵,班主任的形象在我心中也越来越高大,痴痴地觉得自己不能愧对“班主任”这三个神圣的字眼。

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可以容纳无限的智慧。让学生服气可以依靠做事公正,但让学生佩服却只能依靠教师的智慧。要知道,学生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有时我想,教师就是驾控一叶扁舟行进在急浪中的人,只有不断搏击,谨慎行船,才有避免被风浪吞没的危险。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筑好了思想教育这一“地下工程”,知识之树也就根深叶茂,硕果累累了,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向魏书生学习,以“法”治班

有人说,真正的高手在出招之前,对手已经感觉到了杀气。最厉害的招数不是用剑杀人,而是用剑气杀人!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无形胜有形的道理!延伸到学生管理上,指的是没有痕迹的管理智慧才是最高的智慧。一种管理策略即使再高明,如果固守不化,效果都是有限的。只有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进行管理,才能游刃有余,超然于众人之上。岳飞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带兵打仗是如此,学生管理也是如此。

班级管理上,主张:强化以治为胜,赏罚分明,客观公正,并提出了惩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朴素道理。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备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班级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制定安排。互相制约,实行网络化管理。

对待时机上,提出了自己的个性理论:争取时机,争取主动;等待时机,一鼓作气;利用时机,表彰鼓励;创造时机,拉近距离。

个体和集体关系上,建议:面对个体,善于笼络;面对集体,强化建设。强调顺应天时,利用地利,发挥人和,以无形的境界超越有形的境界,实现教育最高境界。

善始善终,持之以恒凡事不做则已,一做必做到底,既显示了制度执行的一贯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力。

二、向魏书生学习,走进学生心里

教师走近学生的前提;出色的专业知识、幽默意识是教师走近学生的基础;攻心为上,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爱心呵护下的真诚付出是教师赢得学生的保证。“以正合”,发挥教师自身作用,以情感人;“以奇胜”,研究学生心理,出奇制胜。改变教学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虚实相生,欲擒故纵,无招胜有招。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打好心理战,出其不意,胜券在握。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也一定也会经历这三种境界。我自工作以来,做了26年的班主任,就愈发领略到王国维这段话的精辟!

对比分析,分层教育。雨露均泽,一视同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继承儒家“有教无类”的泛爱精神;发扬佛家“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所以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得全面一点,尽量想到每一个人,给每一个人量身定做一套规矩,尽量不雷同。我常对学生说:上帝虽然发给我们每人一副牌,但牌的好坏是不一样的,你能做到的是打好你手中的牌。

三、向魏书生学习,九个秘诀育人

班主任的职责就在于如何引导他们执起画笔描绘他们各自的人生画面。我们用一颗心灵去塑造几十颗心灵,用一种性格去影响几十种性格。因而作为班主任必须实现自我超越--把自己融入孩子的世界,引导学生游刃有余地挥洒自己人生的那支画笔。“尊人者,人尊之”,像学生的大朋友,大顾问,业余时间走到学生中间,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感受孩子心中的喜怒哀乐。

1、点亮“盏盏心灯”。

2、确立“座右铭”。

3、自我“精神充电”。

4、主办“班级日报”。

5、坚持“道德长跑”。

6、加强“体育锻炼”。

7、撰写“自我教育说明书”。

8、行使“主人权力”。

9、享受“快乐人生”。

经常用魏书生的话语教育学生:“生活中原本有快乐,你善于寻找,善于站在快乐的一方,坚守住快乐的心理阵地,不让忧虑打进来,你便是快乐的人。”让学生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畅谈竞争的快乐、吃苦的快乐。

四、向魏书生学习,扮演各种角色

从一个心灵走进另一个心灵,这一段路程注定是艰难的、遥远的。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也就要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用学生的喜怒哀乐充实着我们的人生,在班主任工作中惊扮演各种角色

倒转乾坤、以巧敌力、转怒为抚中是剑法高超、临乱不惊的武术前辈。以德立威、始劳终逸中是一位处事干练、善于应变的政治老将。一声叹息、顺水推舟中成了细致入微、举重若轻的心理学医生。当头棒喝、鸟尽弓藏充当疾恶如仇、人品至上的思想家。激怒制怒、破镜重圆中我扮演驾御时空、收放自如的指挥员。打草惊蛇、指鹿为马、投石问路中担当独辟蹊径、自得其乐的冒险者。扶弱成强、一叶障目、乍暖还寒中是一位富有爱心、值得信任、可以相托的慈善家。直言破狡、遇强更强、点石成金中是一位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智谋家。

五、向魏书生学习,平和心态

魏书生之所以成为今天的魏书生,最重要的支柱是不断学习。热爱学生是魏书生自我发展的秘诀,享受快乐是魏书生人生观的又一法宝,研究钻研是魏书生有别于他人的一项专长。心态平和是获得人生成功的基石。“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强者”。“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

在这个世界里,每人自有他的丰富内涵。有的细腻,有的粗放,有的外向;有的内敛,有的亲近,有的疏忽,不一而足。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在已经搭建起的平台上尽情展示,形成自己的特色。因为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正如魏书生说说:“潜心育人,校校可成净土;忘我科研,时时能在天堂”。

我正享受着教育学生的幸福,解放自我、珍爱自我、超越自我;还要正确地评价昨天,客观地认识今天,科学地规划明天。我要在教育这块阵地上成为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快乐着学生的学生的快乐,享受着快乐的从教人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认识魏书生还是十几年前刚毕业的时候,面对一班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不知所错,于是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他们向我推荐的专家就是魏书生。于是,我开始慢慢了解魏老师和他的教育思想。其中,他的班主任管理艺术最被我折服。

书中的内容对一个班主任来说,就像一盏指路明灯,里面有许多实用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值得学习借鉴,通过读书,我深刻体会到,为人师者,就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关注每一个活生的心灵,用_真爱_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使他们推掉压在无形生命自卑的巨石,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下面,是我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后的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魏老师所说的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魏老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能干的事,班干部不要干;

凡是班干部能干的事,班长不要干;

凡是班长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从魏老师的这句话里,体现了他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他认为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的认识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依靠学生,而不是仅仅依靠班主任本人,把学生当助手,而不是当对手。学生才是一个班级真正的主人。从民主这一点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是比较欠缺的。我常常努力把很多事情做好做完,自己很累班级也没管理好。在这样科学的民主的管理下呈现出有人管卫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词默写。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学生来管,各管一项,负责到底。这样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级干部、学生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人人参与管理,同时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二、是对后进生的教育

我对魏书生说过的一句话非常感动: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

我不会改变后进学生,是后进学生帮我教会了怎样教后进学生,心得体会《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心得体会》。听了这句话,真觉得自己做的欠缺的太多了,繁忙的工作,重复的事情,磨灭了我的耐心,我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缺少了太多的关心,我的目光更多的去关注那些成绩优异、多才多艺的孩子了,那么后进生就会永远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大难题。后进生学习态度差,而且最爱惹事。大家通常的做法发一通火,训斥一通,批评、惩罚,这样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魏老师说:_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是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_人_,而不是驯服物。_魏老师认为尽管有的学生很气人,似乎是铁板一块、顽石一块,但后进生内心深处还是藏着另一个先进的自我。所以他不是让犯错的学生写检讨书,而是让他们写_说明书_——《两个自我》。魏老师的学生也深有体会:过去淘气了要写检讨书,那时越写越恨老师;

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学生打心底知道自己错了,下次自然会改正。

三、用_责任心_成就学生未来

“责任重于泰山”,班主任对工作要有责任心。一个负责的人,也是一个工作认真的人;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第3篇

我读了魏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后的感触颇深,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魏树生先生认真、敬业、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典型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就能把腐朽变成神奇,就能创造奇迹。

我最喜欢的是他的话:很多事情是不可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你的态度。做老师的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进来了,你必须接受,但只要我们努力,问心无愧,积极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总有一天,学生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团结一致,离开了家庭就进入了社会。

一个班集体更像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拥有什么,班集就没拥有什么。既然是一个小社会,管理上就应该有些问题。

而魏树生老师管理班级,靠的是两大点,一小点。两点:一是民主,二是科学。一个小点是引导学生保持强身健体。

在这两点上,民主是基本的指导原则: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唯亲,不唯富,不唯优,不唯近。建立儿童平等参与机制,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和谐、积极发展。

在书中,魏老师在课堂上讲过每个人的参与管理,我认为这是非常有用的,工作中,我们习惯让班干部来管理班级纪律,我发现效果不好,课堂管理应发挥集体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这样每个学生在管理和被管理状态,发挥班级管理的主动性。

三、懂得欣赏学生。在学生教育中,对学生的欣赏和批评,效果是不同的。在表扬学生时,学生能显示出友好的态度,学习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细心发现学生的优点,多注意学生的长处,并真诚地表扬他们,学生的自信心就能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读完魏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漫谈》后,带领我们走进了一个到处都是发现,到处都是感悟生活的美好境界,在他的世界里,教育就是享受。

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深邃的哲学气质,让人赞叹不已。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借鉴的实践经验。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第4篇

一、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

众所周知,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同的场合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魏书生还补充了一点:“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譬如,我们面对学生犯错,如果听之任之,学生会变本加厉,教师的威信便会降低;如果一味训斥,便会导致师生之间的心里隔阂;而如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会换来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如果能像个亲友般地给予学生温暖与理解,更是能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建立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用惯用的角色去面对问题,有时恰恰是因为如此,使得问题解决产生了障碍,或者问题解决得有些牵强。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这样我们会有更多把握成功的机会。

二、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

人的能力强是工作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细细地读这句话,真是精辟之极。压力正是引发人不断上进、不断提高的动力。

总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并没有随着经验的累计而更加驾轻就熟,有时烦躁起来也不免有点儿牢骚。现在细细地思量,初出茅庐时面对的压力来自于对工作的一无所知,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都需要自己通过学习、摸索去适应。而几年后的.今天,环境已经不再陌生,工作也摸到了一点儿门道,那么压力来自何方呢?是自身的需要,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自我更新的需要。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个体没有发展的话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社会压力、行业压力构成了我们学习奋斗的巨大动力,向更高的难度不断地挑战,不断地战胜“旧我”,成就“新我”。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已不能再表面地分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跟进,社会的熏陶,我们已经带有浮躁、功利心态,没有把教育事业看作神圣的职业,身处在这个行业已是一个悲哀。作为一名教师,“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虽有点夸张,但魏书生老师的“守住心灵宁静,建设精神家园”应该是我们教师能够做到的。只要我们抱着一个虔诚的心,用无私的爱投身于教育事业,默默无闻,将工作做好。自然,我们就守住了心中的宁静,一个精神田园诞生在什么心灵里,那样是何等的幸福家园。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团结共事,才能有蓬勃生机的共同事业。我们的工作环境,有太多的不可调解的小事,有太多的私心不能宽容待之,宁静的教育家园便有了紧张的气氛。

这是我读魏书生的一点感悟。当然魏书生的精神远不止这些,还需要我们从教育生活中去认真领会他。把魏书生老师的精神发扬光大。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第5篇

魏书生,他在我国的教育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年,我们学校有幸请到他,为我市的全体老师进行了一次应对面的教育专题讲座。会后,他的各种书籍被抢购一空。其中,《班主任工作漫谈》最受班主任的青睐,回到家,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在之后的几年里,几乎每年暑假,我都会重新拜读,每读一次都像是第一次,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用“百读不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下方就总结我的几点体会,与各位同仁一齐交流切磋。

一、严谨的教育教学态度

魏书生老师以前说过,许多事情是没办法选取的,但你能够选取态度。做老师不能选取学生,无论是什么学生,你都得理解,但只要我们尽心尽职,问心无愧,用心应对学生的实际状况,总有一天,学生会提高,会进步的。他的一件件典型事迹就用不可否认的事实告诉我们:教师只要用心做教育,就能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就能创造出奇迹。

二、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

一个班群众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就是兄弟姐妹;一个班群众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就是形形色色的一分子。在这个大家庭,同学们就应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在这个小社会里,同学们就要学会自我管理,共同管理。

许多班主任喜爱让班干部来进行班级的纪律管理,而魏书生老师在班级管理却注重发挥群众的作用,“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每个学生都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状态,发挥了班级管理的主动性。魏书生老师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是基本的指导思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放下每一个孩子,不唯亲,不唯富,不唯优,不唯近。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促进了他们健康、快乐、和谐、主动的发展。

三、鼓励性的的赏识教育

在学生教育中,欣赏和批评学生,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经常鼓励学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赞扬学生时,学生能显示友好的态度,学习用心性能得到明显提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的细微处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留心他们的长处,并能真诚的表扬他们,学生的自信心能得到提高。个性是对待后进生,我们要牢牢记住一句话: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批评!

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从古至今,不乏这样的事例:大字不识的人干出了惊天立地的伟业,饱读诗书的人却落得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为什么?正因某些时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比如:兴趣的稳定、注意力的集中、伟大的理想、坚持不懈的品质等等,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又偏偏是一个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先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再培养他们的智力因素,从根本上讲教育的关键是要先育人,而后教书。人培养对了,其他的事就都容易做对了。那么怎样培养人?魏老师的书里教了很多,比如:怎样设定目标,怎样学会学习,怎样自我反思,怎样自我评价,怎样克服困难,怎样协调关联等等。

五、工作讲落实

改革开放,打破了大蛋糕,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劳动用心性。学校的日常管理最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并且滋生个别学生的懒惰心理,劳动氛围大打折扣,学习质量也会降低。而魏书生老师也打破了班级里的大蛋糕,时时事事处处落实到个人。擦黑板,倒垃圾、解决纠纷等等,一切都有专人管理,承包给专人。这只是职责落实到个人的第一步,之后要把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如:红领巾佩戴谁负责,作业检查谁负责等等。

六、做事事讲效率

时刻是生命的原料,我们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我们怎样利用时刻。因此郭沫若说:时刻就是生命,时刻就是速度,时刻就是力量。凡事讲效率就能够更好地利用时刻做更多的事。只有在更短的时刻做更多的事才能更好的利用好时刻。以前学生每半月换座位总让我大伤脑筋,叫的喊的甚至被挤压又哭又闹的,乱糟糟的一片。此刻,我经常借用魏老师的办法,提前分好组,讲清楚怎样换,要求先搬桌子后搬凳子。学生果然能快速就位,而且秩序井然。真是事半功倍啊!之后,我就学会琢磨,还有哪些事怎样做能够更节约时刻?比如;打扫卫生时、布置作业等等,为学生也为自己省出了超多的时刻,一步步提高了效率。

魏书生老师就是一位智者,读他的书就是在与智者交谈。他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善,不断提高,用心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1000字 第6篇

不知不觉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六年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似乎自己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经验,就把自己当老班主任看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能否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果更好一些呢?自从读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使我受益非浅。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使我有了一些新的启迪。

一、积极的态度

最欣赏的是魏书生老师积极的人生态度。

他说:老师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面对改革开放初期艰苦的教育教学环境,魏书生老师始终抱以积极的心态。对照自己,在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碰上个别比较棘手的学生时,总免不了抱怨生源差,学生的素质差,能力差等等,而在抱怨声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简单、直接。一旦丢掉这些抱怨,致力于适应环境,适应学生,当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的时候,那么我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向着自己预想的轨道发展了。

魏老师还谈到“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我觉得这一点对于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会成为班主任制胜的法宝。以前很多班主任都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警察、猫、黑脸包公等等,这样就将学生推向了对立面,无形中给自己的工作设置了障碍。在这一点上,我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从来没有将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而学生对我的感情也颇为复杂,既敬畏又信任,既有点嫌我烦又离不开我。因为我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该坚持原则的时候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可以容忍的小毛小病决不小题大做。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可以花上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找他们谈,也可以在10分钟之内把一切都解决掉?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对我更喜欢以波哥相称,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可能我更应该是他们的兄长,这比班主任更亲近了一层。

正如魏老师所说,我们不能只把自己囿于班主任的角色中,尝试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就会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

二、科学的管理

魏老师管理学生最令我欣赏的是他教育学生有两点:

(1)两个自我

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当学生想做坏事的时候,想要出一个好的自己和一个坏的自己,让两个自己辩论,以后采取什么具体办法,使好的自我强大起来,压住坏的自我。倘若好的思过坏的思想,我们老师就伸手去帮助好的思想.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站在他心里帮助了他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严格学生的考试纪律。其实大多数作弊的学生就是由于脑子里的天使没有斗过魔鬼。这时候老师该做些什么?我所做的尝试就是反复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每次测验前彻底检查一些学生的课桌,手机等;多给学生加油鼓劲,树立自信;发挥群众监督以及群众舆论的作用;最后就是反复试验无人监考。我上一届的学生都知道,考试作弊是自己骗自己,而且作弊可能要被其他同学耻笑、唾弃,所以没人甘愿冒这样的风险。

(2)科学系统的管理

魏老师认为,管理从空间上说是人与事(学习活动等)相互协调的系统(如他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从时间上说则是一个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反馈的系统运作的过程,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构建他庞大的管理工程,在推进管理自主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在刚刚组建了新班委中,我借鉴了魏老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思路,如设置了两个生活委员,一男一女。男同学负责清洁繁重的工作;女生负责收费,班会费的管理,晨检报告等细致的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到人。

三、民主的氛围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我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如果我们总是强求学生做这做那的,那就本末倒置了。我们的头脑中要多想想学生还需要什么,自觉自愿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班级建设的主人,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最后,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不是说为了民主,而对班级放任自流,让学生为所欲为。

以上仅为自己读书后一点浅显的所得,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在不断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来实践和学习,同时还要研读相关类地教育专著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走进学生心灵的工作,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上一篇:红岩读后感500字六年级(推荐7篇)
下一篇: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初二(共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