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500字(通用6篇)

个人学习 15 2023-12-02 20:55:43

史记读后感500字 第1篇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奇书,又是一部精妙的文学著作。这不,四姨就给我买了一本《史记》。

刚开始,我对《史记》没什么兴趣。后来,家里的书全看完了才开始开《史记》。看了之后才发现,《史记》真的能告诉我好多道理。

《史记》让我懂得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一定要做一个君子,不要做小人。如果一个人长得丑,脑子笨,也没关系,只要能做一个君子,不做小人,就算再丑、再笨的人,也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在《史记》一书中,让我最受感动的就是屈原了。屈原是一个多么有正义感的君子呀!为了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竟投汨罗江自杀了!

《史记》真的是一本好书!它使我明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它使我一生受益!

史记读后感500字 第2篇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史记故事》。

这本书是由司马迁写的史记缩短而来的,司马迁身残志坚的精神让我很佩服。书中的孔子、商鞅、西门豹也都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物。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英雄项羽的故事:有一次,项被几千名汉军围住,自己只有800名随从,项羽就赶忙逃走。渡过淮河后,只剩100名随从,到了东城,只剩28名。于是,项羽把它们分成4队,每队7人,向四个方向冲出去。结果,汉军损失了好几百名精兵。这时,乌江亭长说:“我有船,请您急速渡江。”项羽说:“我没有脸再去见父老乡亲。”于是,就自杀了。

在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终身受益。

我读了《史记》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以后,得知一个人要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的安危,国家就会受到别的国家的进攻。这是我今天的收获。读了《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我还得知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廉颇是指错就改,用该善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蔺相如是顾全大局,勇敢机智,临危不惧的人。

这个故事讲了三个小故事,最让我喜欢的是‘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天,蔺相如刚要坐车出去看见廉颇骑着马过来,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时,他手下的人看不顺眼了,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貌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_蔺相如对他们说‘连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我们要像蔺相如一样顾全大局,临危不惧。

史记读后感500字 第3篇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并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以前,我认为刺客可是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明白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并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己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更有那之后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史记》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大诗人,他知识十分渊博,口才也很好,无论是对外交际,还是管理内政,他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楚怀王很赏识他。可是,屈原的才华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生事,楚怀王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渐渐地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境,写下了长诗《离骚》,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读了《史记》后我才明白,原先在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仅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们一心只为王,他们如果没有那“品”不正的王,必须是英雄,这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内,都是因为社会腐败、堕落的现象,导致有些人只想着个人利益,才会让那些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惨的下场,也许在古代,皇权才是最重要的吧……

史记读后感500字 第4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我感触很深,很多。司马迁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我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我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

司马迁不管是受儿时影响,还是父亲临终嘱托,完成史记这是他的目标,虽然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最终他忍辱负重,为了目标,他奋斗过,他努力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经过了漫长的13年时间,他经过写作的艰辛,他写的《史记》终于被封为封建时代著作的典范。

我们也应该如此,为了一个目标,哪怕付出生命也是值得的,有位名人不是说过:立起自己生活的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间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哪怕一分钟的目标,只要你为了这个目标奋斗过,努力过,你的生活就是值得的。当然也不是光有目标就行的,这不是纸上谈兵吗?你要努力将目标实现,这样,不能说你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一位了不起的人你是完全够格的!

我要感谢这篇文章,我相信,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每时每刻我是一个有目标的人!

史记读后感500字 第5篇

读《史记》之韵,是上古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读《史记》之韵,是人格与灵魂的震动!

读《史记》之韵,是美丽与感动的撞击。

品读史记,其韵无穷。轻轻的翻开,被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典籍,让我们的思想随着历史的齿轮一起转动、成长……

疫情期间闲暇时光便阅读些书籍,为自己充电、提升内涵!翻开《史记》细细地品读才发现,它远不是各朝各代帝王将相枯燥的罗列,司马迁笔下的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都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历史大戏的人偶。每次静下心来阅读时,我都会忍不住为义士的大义激然而激动不已,为勇者的视死如归而热血沸腾,为将者的身先士卒而荡气回肠;通过这次阅读,我开始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历史,开始真正地去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就如同在了解我们的过去。中国人何以有今天?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华民族的民族个性到底是什么?我们真如某些外国人说的那样没有信仰没有民族个性吗?我们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样又如何?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先贤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文典籍,作为后世子孙的我在茫茫书海中寻觅古贤人的踪迹,感慨曾经的惊心动魄,思量曾经的纷纷扰扰,真切地感受着3500多年历史中的壮志豪情、悲壮与辛酸!对《史记》的感动,不仅仅在于它灵动的文字与丰富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他所蕴含的人格魅力与精神的升华。正是因为这种力量,使我对《史记》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虽已褪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却仍不忘向后人传递着那古者们“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而今天,这精神依然在弘扬。

今年,我们面临了一场非常严重的冠状病毒疫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多少国人为了战胜疫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甚至是用牺牲生命来诠释他们对国家、对国人的那份大爱。正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才让我们战胜这一关。古往今来,在困难面前,尤其是在事关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众志成城一定就会成为我们每个国人心中的一盏灯,指引我们绕过道道弯,迈过道道坎,直至胜利的前方。

读着《史记》,品味其中的兴亡成败,悲欢离合,让我不由得会引发对现在社会的思考,并汲取古人的人生经验和教训,这使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文化。

读书真好,愿读书能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史记读后感500字 第6篇

历史是一面镜子,观照祖国璀璨的古代文明,学好历史,擦亮智慧的眼睛,我们永远不迷蒙。今年暑假我好好地读了《史记》。

《史记》整理和保存了从五帝传说到西汉中叶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料,全面而系统地记叙了我国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有荒淫残暴的'商纣王,有礼贤下士的齐桓公,有大义灭亲的陈桓公,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有机智勇敢的甘罗,有公正无私的石奢,有奉公守法的公仪休。都有十分深刻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久久沉浸在精彩的故事情节中。

从司马迁写《史记》中使我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

上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汇总6篇)
下一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000字(合集7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