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牙英文读后感100字(10篇)
28
2023 / 11 / 23
这首诗蕴含的道理够得人思考。诗人是说,真理与错误,仅就外观而言,有时不大容易区分:真理有时像错误,错误有时也像真理。关键在于人能否辨识。如果不能够识别,错误就能够迷惑我们,如果能够识别,错误就无法迷惑我们。
此诗讥讽思想狭隘的人,讥讽他们心胸狭窄,其心胸仅像小小的池塘;也讥讽他不自量力,缺乏自知之明,以为可以把整个大海用一个小瓢舀起来,并且嘲笑他狂妄的认为可以舀进自己那个小池塘。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一口气读完了《爱迪生》这本书。心里一向想着爱迪生可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呀,他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比如电灯,为了发明电灯,一个本来身强力壮的人,因劳累过度,两眼布满了血丝,显得疲惫不堪。为了研制灯丝,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爱迪生百折不挠的精神最后使他找到了十分适宜的灯丝,很成功地发明了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期望。
他的每项发明都是通过艰苦劳动赢得的,都是他心血和汗水的结晶。从此我心里总是想着他说的名言:“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选取勤奋。”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且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我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我们真是千呵百护,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是高尔基就没有这样一个童年,他的童年是苦的,是可悲的,不但家里很贫困,家庭也不美满。
高尔基7岁就没有了父亲,因为家里穷父亲生病了也不能去医院,直到死了也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因为前面一直是父亲打工获得的.钱,现在他死了,高尔基跟着妈妈和年迈的奶奶远渡重洋去找高尔基的公公。高尔基的公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家,经常打小孩子,只给高尔基几件有补丁的破衣服穿。高尔基在小学时因为是穷人家的孩子饱受大家的欺辱,不过有一次数学老师出给了学生一道题:1 2 3 4 5 6 ……100=?,别的孩子想了半天都没想出来,只看高尔基一会儿就做好了,他说是5050,老师很惊呀,忙问:“你怎么知道的?”高尔基说:“因为1 100=101,2 99=101,3 98=101……一共有50个101,只要用50×101=5050就可以了”。老师对高尔基的数学能力心服口服,不再因为家穷而瞧不起他了。高尔基长大后成为了数学家、文学家。读完了《童年》,我觉得高尔基生活学习条件那样差也能成为伟人,而家庭富裕的我们不是要更加努力学习吗?
《简爱》是一部带有自转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在这本书里渗透着最多的就是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了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她所描写的简·爱也是一个容貌不美,矮小的女人,但是她有着极强的自尊心。她坚定不移的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童话,是人们不可拒绝的,童话,是人们所盼望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的世界像童话般的不可思议,像童话般的幸福与美好。
其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位渔夫和他的妻子,是靠打鱼过日子的,生活得很贫穷,只有一条破船。有一天,渔夫去打鱼,打到了一条比目鱼,这条比目鱼是一位王子,是被巫婆施了魔法的。王子请渔夫把他放回大海,渔夫就把比目鱼王子放回了大海。渔夫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贪心地说:_你这个笨蛋,你干嘛不向他要一茅屋呢?快去啊!快快去向他要一间茅屋去啊!_渔夫去找比目鱼,比目鱼一口答应了。渔夫的妻子还想要一座更漂亮的房子,比目鱼都一一答应了。渔夫的妻子越来越贪心了,接着,要做国王、教皇,比目鱼都答应了。但又过了几天,渔夫的妻子又想做上帝,想让太阳、月亮也听她的指挥,可比目鱼没有答应,最后,又恢复到了原样。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可以贪心,如果贪心的话,你就会变成了一个很贪的人。凡是靠别人过日子的,最后,不利的还是自己。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做一个靠自己的本领好好生活的人!
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平凡的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跟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动着我:他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经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他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过来了。他那坚强的毅力让我佩服。他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但他却没有放弃。和他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的快乐、幸福。我们从小受到长辈的无限疼爱,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而阿廖沙呢我们这般美好的生活是他做们都想不到的!有时,我们还抱怨这、抱怨那的。现在再比较,我们是否应该知足了呢
在面对着非人的折磨时,我们会怎样逃跑、寻短见、抗议。但阿廖沙没有这么做,他还是坚持着生活,对生活还抱有憧憬。这就是阿廖莎身上最发光的地方。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通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受一击。但只要不向命运低头,勇往直前,你一定会迎来属于你的彩虹……
轻轻合上书,心中为阿廖沙打不平的不宁心绪散尽了…在看看封页上红底金边的《童年》。感觉突然不一样了,是那样的……
我读过《呼风唤雨》这篇课文以后,我就有了感受。
我读过这篇课文有非常多的感受。我虽然不能感到真正的20世纪,但是,我从书本里看到了20世纪,那以前的20世纪是多么的不服呀,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候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那时的.人生活多么的不方便,有的人说算我们辛运,而我觉得也很辛运,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21世纪里,20世纪的人,想的愿望,到这时候,已经纷纷实现,我们也要大胆的说,总有一天会实现的,我们一出生时还没有平板电脑,现在,我们过了几年,就有了平板电脑,现在我们都有了汽车、电视、收音机、飞机······,多么的富裕呀,这可都平科学技术的呀!我就想:“如果我想世界上有一个高级平板电脑,会不会22世纪就会实现呀。”我觉得肯定能实现,因为我觉得这时候的科技发达了!
我心里有许多愿望,我这么多的愿望,总有一天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