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伤害了我们;它,搅乱了我们的和平生活;它嘲笑我们的皮肤,它压迫我们;它,让我们失去了笑声。它,我们不能忘记,它就是--战争,歧视,侵略与耻辱。
闭起眼,我回想起来的是那些我从未经历过,但仍然历历在目的一幅幅粘满血腥的画面,眼前这些还在走动着,滴着血的画面,使我不禁毛骨悚然。我在心里念叨:这难道就是我的祖先经历日本侵略灾难时的惨状吗?开肠破肚的中国儿童,被奸杀的无辜妇女,堆积如山的尸体,一堆死不瞑目的人头旁是日军得意的狂笑......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是那么残忍?为什么我们的土地就要被强大国家所侵占?为什么我们的人民就要被强大国家所杀害?为什么我们的儿童就要遭受强大国家的压迫去流浪街头?为什么我们会被称为“_”?我不明白,但我要搞明白。
1860年10月6日,我们又一次遭受了大灾难,我不能忘记的那段屈辱是:清政府眼看着一所座落于北京的万园之园被毁,却袖手旁观地“欣赏”着它坍塌。圆明园就这样被两个强盗——英吉利和法兰西烧毁了,留下的只是一块块白灰色又略带黑的碎石,瓦砾和空洞的以不成样子的庭院,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男人脸上的伤痕,带着血的伤痕,看起来煞是可怜。
战乱的硝烟弥漫着整个世界,美国侵略伊朗和伊拉克成了战争最典型的象征。伊拉克国内地质丰富,地下全是宝藏:石油和煤炭。也许美国人想的就是:“只要我占领了你的地盘,你就要听我的,为我们服务,地下宝藏全归我,你就是我的手下败将。”美国利用先进的武装设备打败了伊拉克,占领了他们的国土,相信每一个伊拉克人民都不会忘记这段耻辱的!
歧视也时常在非洲出现,种族歧视又是最常见的,那些白人以他们有高贵的肤色为借口,尽力去嘲笑黑人,去欺负黑人,但我认为黑人也是很美丽的。
战争,歧视,侵略与耻辱可能会在每一个国家或地区留下不平等的待遇,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勿忘国耻”!
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是全中国人民都深感耻辱的日子。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中国历史上沉重的一页。
79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军精心策划阴谋,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并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诬陷是中_队破坏了铁路,还马上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了进攻。由于当时_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北大营,第二天就占领了整个沈阳城,短短的4个月后,中国东北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倍的地区全部沦陷,美丽的东北三省和三千万勤劳的中国人民就这样轻松地成了日本军的“战利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不甘愿做日寇的奴隶,东北沦陷后不久,各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直至1945年才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
重温历史,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唯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能让九一八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国家富强,必先发展科技,唯有科技领先了,一个国家才能真正称得上强大。同学们,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希望大家从小就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长大成为了不起的科技人才,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今天,我校的第四届科技节已经正式启动了,欢迎大家发挥智慧、踊跃参与,让我们一起遨游神奇的科学世界,体验美妙的科技生活,开创美好的科技未来。
《抵抗!抵抗!》,两个大大的感叹号重重地打在了我的心上,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观阅了这一描述中国惨痛历史的电影。
电影展示了“九一八事变”中令人震撼的一幅历史画面:凶残的日军对东北三省虎视眈眈,于1931年9月18日夜晚突袭了北大营,东北军因此全线撤退,而这样却等于将沈阳拱手让出。在这最危急的时候,东北边防军第七旅旅长黄显声临危受命,出任警察大队长,毅然决定誓死保卫奉天城,尽最大力量保护官员、百姓安全转移,进行了一场三天三夜的惨烈的肉搏战,最终成功突围。
而这,也只是国耻“九一八事变”中的一小部分。在那天,日本关东军点燃了东北战争的导火索,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嫁祸给中国东北军,说是中国东北军炸毁了铁路,要为日本讨个“公道”。于是,他们以这个事件为借口,在沈阳柳条湖附近袭击了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最终占领了东北三省。
迄今“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84年,自1949年10月1日建国以来,我们的中国迅速崛起,中华人民奋发图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全世界的奇迹。国家为了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在每年9月18日早上9点18分在全国各地都会响起防空警报,但令我失望并且愤怒的是,一些人竟将“九一八”美化为“就要发”的“吉日”,当我们静静听着防空警报,回忆历史以求奋发图强报效祖国之时,耳边竟响起了代表喜庆的爆竹声,我其实很想去问问,难道就没有一点羞耻之心吗?
再次翻开这段尘封的血泪史,扣心自问,我们能忘记它吗?当然,并不是说现在去和日本“决一死战”,而是这一段历史应该让我们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应该永远代表一句警戒我们的话语:“落后就要挨打,毋忘国耻,振兴中华。”
让我们铭记历史,携手共创富强中国!
上周末跟着妈起走进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上学的时候,这段有关东北的革命历程就曾经多次被老师们提起,虽了解其全过程,却没能细心感受,那日参观的所见所感,无不令我震惊。博物馆中阵列着_军民的衣物、武器、逼真的人物蜡像与场景再现让整个九一八的历史全貌活生生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抗日时期,革命军民艰苦的生活环境、残酷的实力差距、日寇无情的侵略与摧残,让我的双眼一次次的蒙上了水雾。
那时候的人们不仅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甚至沦为亡国奴,受尽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与欺凌。转看生活在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每天都可以吃到各地美食、拥有稳定的工作与收入、企业为人们提供着可靠的待遇与保险、闲暇时间还可享受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可又有几人正视过这样的美好生活?满足和珍惜过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呢?思绪至此,我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所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所回不去的曾经。
那时候的_战士们不屈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为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全国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鲜血保卫着我们的国家,他们的爱国精神是中华魂的精髓,他们的一切令我折服,更为自己身为一名中国人感到骄傲。而作为现代化建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我们更应勿忘国耻,立志高远,传承这份爱国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安慰先烈的神灵,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腾飞在世界的舞台!
读完了“九一八”事变后,我感到了无比的气愤。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畔的南满铁路,反污中_队破坏铁路、袭击日军,借此进攻沈阳和北大营,从而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省。“九一八”事变是国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果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写满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创伤,“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其中最深的一道创伤。他们到处杀人放火,无数同胞倒在血泪之中。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一个优秀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正义和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谐和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通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永不忘国耻,民族当自强!
我们纪念历史,是给浮躁、自满的人一个强烈的提醒:务必发愤图强,顽强拼搏,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自满,不急噪。只有这样,我们的'现代建设才能继续大踏步前进,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仇恨,更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我们纪念历史,因为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是许多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
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损失,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血鉴。勿忘国耻,我们思考的应当更多、更深。
其一,勿忘国耻当思国运。抚今追昔,百感化作一念:当苦日子离去的时间越久远,当富日子光临的越急匆,我们心系国家、民族的命运,如何才能让国耻一去不复返?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兴衰成败,需要全国人民的人心支撑,而要把十三亿人的力量凝集起来,惟有坚持中国_的正确领导。
其二,勿忘国耻当思发展。看昨天知国耻,看今天想国兴,看明天盼国强。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了不再做“弱肉”,不再被“强食”,我们必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以科学发展来大踏步地向前追赶。
其三,勿忘国耻当思忧患。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不乏“忧论”:忧国忧民、居安思危、先忧后乐、进亦忧退亦忧,等等。忧,具有很重要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史路迢迢,多有一鉴:“兢兢以强,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奋发图强”。惟有人人不怠,才有举国不怠;惟有举国不怠,我们民族才能长盛不衰,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国庆长假整整一周,总是要安排一些自己的活动。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志明携夫人和女儿回家看望爸爸妈妈,从1日到5日,整整5天时间。他们很难得,我也很难得有机会跟他们聚一下了。十一前就说好了,在沈期间要吃顿饭。经过协调,我们、志明一家、志亮一家决定5日中午聚餐。在梅园城这个我常去的地方,简单要了几个菜,喝了几瓶啤酒。因为大家都认为健康第一,不要多喝酒,所以,菜吃了很多,酒没怎么喝,看看时间,只有2:00,距志明他们火车开车的时间还有3个多小时。干什么?这时候,甜甜吵着要看“九一八”。这可真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大人们无不欣然接受。6个大人,带着2个孩子,高高兴兴地奔“九一八”纪念馆去了。在“九一八”纪念馆这个很熟悉的地方,几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感受。
休假的时候去九一八看看,已成为沈阳人的一种生活。一进纪念馆的大门,发现这里人不少,也有很多私家车。虽然说不上摩肩接踵,可有这么多的人自发地来到这里,还是出乎我的意外。这种意外随着我们步入馆区,越发深刻。在台历型的纪念碑前,人们都在认真瞻仰、议论。在已被推倒的日本人当年树立的纪念碑附近,又新增加了若干收集来的碑石,无一不记录着日本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这些碑石吸引了很多人驻足观看、议论、辨认其中的字迹。进入纪念馆大厅,凡是在这里的人们都肃穆沉静,缓缓地延着参观路线前进,在每一幅图片、实物的前面认真观看,不时听到唏嘘的感叹声。在这个自发组成的参观队伍里,虽然互不相识,其内心的感受、外在的表情却是一致的。显然,九一八那个令中国人耻辱的日子,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国人、这里首先是沈阳人绝对不能忘却的日子。日本入侵中国奴役中国人的历史绝对不能忘却。
孩子和老人占了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者的主体。在这里,孩子很多。这让我很个感慨。年轻的父亲母亲们,他们知道应该用什么东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能让我们的更小的一代忘记那段历史,要记住这段历史。几乎每一个孩子都跟随家长从一个展区步入另一个展区,并细心地、认真地听着家长们给他们的讲解。带着孩子的家长们,有的人对那段历史很熟悉,对许多照片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展出的实物很熟悉,讲得有滋有味。也能感受到有的家长对历史了解得不多。但是,他们都很认真地向孩子们说这说那,庄严肃穆的氛围萦绕在整个纪念馆中。我们带来的两个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甜甜、只有三岁大的圆圆,都跟着大人认真的听、认真的看。能感受到他们的确对很多事情都不能理解,比如我们为什么抗日啊,怎么能把人头挂到城墙上啊,甚至对于当年的抗联战士为什么要住在雪地里啊,等等,都是他们难以理解的事。尤其是小圆圆,还是和懵懂的小孩子,期望他们通过这么一个参观把什么都搞清楚了,是不现实的。但是,这两个小家伙,能细心地听和看,就已经很令我震撼了。他们是有希望的一代,今后一定是有责任并能够承担责任的一代。老年人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这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纪念馆里的公共服务有,但还很不够。一走进纪念馆,我就说这里应该有解说员,以前都是请得。旁边一位打扫卫生的大姐马上告诉说:等一会,三点钟就有人解说了,是免费的。还好,而且有免费得解说。我们没有等。因为,对我这样一个1979年开始读大学历史专业的老大学生来说,这个纪念馆里展出的东西,太熟悉了。我的解说未见得比别人差。我们走了一会,就听到后面有男生在解说,在他的周围汇聚了一大群参观者。他讲的还是很认真的,只是有些声光电方面的展览没有展示,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整个纪念馆走下来,时间也就是40分钟,而且是有我这么一个熟悉历史的业余敬解说在讲解。然而,在这个现代化的纪念馆中,一些设施明显改进不大,公共服务方面的设施也不多。特别觉得比较遗憾的是,展出的实物比较少,大大小小复制的照片是展出的主要部分。可否复制一批文物,展出一些实物(复制品也可以的),这样会有更好的现实感,增强吸引力。
看来,以后再到长假、短假的,就把沈阳市的这些纪念馆走一遍,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啊。今年的十一是个开始,以后不论是元旦,还是其他的节日,都要到各种各样的纪念馆中去感受历史和过去,让心灵得到一些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