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爸爸观后感(汇总11篇)

个人学习 19 2023-10-23 18:44:14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1篇

昨晚,我们看了一部最近很火的电影,叫《摔跤吧爸爸》。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克服着种种困难和嘲讽,将两个女儿培养成摔跤手,并为印度夺了第一块摔跤国际金牌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就交待了故事的背景——贫困的小村落,拥有金牌梦的前摔跤手爸爸,4个女儿,这样的组合,让我在那位父亲表示要把女儿培养成摔跤手时,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更别提他们用跑步代替专业训练,用麦地当训练场地了。我就如同村子里的人一样,觉得他疯了,这是痴人说梦。

但故事的进展让我大跌眼镜,从一开始的抵触到后来的主动,从一开始的瘦弱到后来的强壮,从一开始在男孩面前不堪一击到后来打败男摔跤手。两个女孩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力扭转了所有人的看法,包括我的。我心想,或许真的可能。

但Geeta在国际比赛上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屏幕外的我深深惋惜,心想这颗没有升起的星可能要提前坠落。所幸她及时找到了方向,在爸爸的帮助下顺利找回状态,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那场最终的比赛到来了。还有十几秒,记分牌上的数字是5:1,Geeta是1。这个数字仿佛击碎了一切,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要在十几秒内拿5分,我想,这次是真的不可能了。但是Geeta不这样想,那个彩虹摔,摔在地上,也摔在所有一路上对她嘲讽、对她说不可能的人的脸上。她用那一摔向所有人证明了:什么不可能?不,可能!

看完电影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同Geeta的经历一样,都是在不断地将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嘲讽,会有很多人告诉我们不可能,当这种时候希望你能如Geeta一样,把这句话摔在他们脸上——“什么不可能?不,可能!”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2篇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很让人惊喜,很好看,励志而暖心。

一开始的感觉爸爸虽然梦想很高尚,想为国家赢得金牌,也为实现自我的梦想,一味的期望有个儿子,希望能够教他成为出色的摔跤运动员为国争光,结果一连生了四个女孩,那个年代,女孩却只能做家务,到一定的年龄就要出嫁,这也反应了印度封建社会妇女地位地下的社会现实。

因为两个女儿的一次意外打人事件,让爸爸看到两个女儿的摔跤潜能,一开始女儿是不愿意摔跤的,从心底排斥的,并且女孩摔跤也不被社会看好,甚至被嘲笑,女儿的抵触和反抗换来的结果是头发也被剪了,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朋友的话让两个女儿感受到了爸爸的爱,两人发自内心的开始努力训教。

爸爸觉得训教得不错了开始带领女儿打比赛,和男孩较量,开始崭露头角,不断的获得各种冠军,最终进去国家队训教,教练的方式和爸爸的不一样,加上环境的改变,吉塔不再按照爸爸的方式严格训练,结果在国际比赛遭遇接连失败,让吉塔很痛苦,听从妹妹的提议选择和爸爸沟通,经过爸爸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逐渐找回信息发代表国家出站世界比赛。

赛场上的吉塔在爸爸的指导下,不断战胜对手,在冠亚军决赛,爸爸被人关起来了不在现场,吉塔很紧张,慢慢的平复心态,想到爸爸决赛前一晚的谈话,想到爸爸的教导,想到背负的职责,最终战胜自我战胜对手,获得印度史上第一块摔跤金牌。

这是一个真实励志温暖的故事,整部电影充斥着温暖,感人,搞笑,激动。这个伟大的爸爸是真实存在的,培养的两个女儿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很感人。

人要有梦想,无论远大或渺小,努力都有可能会实现,享受奋斗的过。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3篇

这周,爸爸带我观看了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

这部电影讲的是印度一个摔跤手,一直想要个儿子,为印度赢一次国际摔跤赛,可一连4胎全是女儿。后来他发现,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有摔跤天分,便让她们每天5点起来训练。经过训练,吉塔常常赢得全国赛,并进了印度体育学院。巴比塔也赢得了几场全国比赛,进了印度体育学院。后来吉塔越来越骄傲,之后的比赛频频失败。面临国际比赛,她爸爸只好给她继续当教练,赛场上指挥她,可总决赛时,爸爸不见啦,吉塔担心爸爸出了什么事,又怕爸爸不在,她打不好,开始胆怯。吉塔与对手相差4分,最终当她想到爸爸对她的希望时,她终于鼓起勇气,在最后的18秒里,凭借爸爸教她的技巧,赢得了比赛,成了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上获得冠军的印度女摔跤手。

这部电影的情感很丰富,包含了爸爸对4个女儿,尤其吉塔和巴比塔的爱;体现了爸爸的爱国精神;更加体现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坚持;还有爸爸对两个孩子的希望。它还让我明白两个道理:当自己觉得自己很棒的时候不能骄傲,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如果想要成功某一件事,是必须吃苦的,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可以成功。

我想学习也是这样,就像我想考苏丽丽老师的班,第一次选拔时,差20分,我有一点点不甘心,开始努力学习。这次选拔,又差了6分,我有些灰心了。看了这部电影以后,我又重拾勇气和信心,只要我像吉塔和巴比塔一样坚持不懈,继续努力,就一定能考上苏老师的班。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4篇

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摔跤吧!爸爸》。故事讲述的是,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有一个摔跤能手,曾经拿了很多奖,但由于一些原因,他不得不放弃摔跤。于是,他就把为国家得金牌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可他连续生了4个女儿,也没能生出儿子,他十分失望。直到有一天两个男孩和他的两个女儿发生冲突,两个男孩被他的两个女儿打得鼻青脸肿,他冒出了一个想法,让两个女儿练习摔跤。从此,两个女儿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直到大女儿拿到金牌。

这部电影看到一半时,我认为爸爸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太残酷了,女儿苦苦哀求他,他都无动于衷。后来,我才知道爸爸让女儿从事摔跤运动是为了让女儿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打破印度的传统束缚。改变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爸爸不知道怎么对女儿说我爱你,但是他知道如何去爱她们,就像我们的父母和老师爱我们一样去爱她们。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5篇

电影里,印度曾经的全国摔跤冠军——马哈维亚在万众嘱目的“摔坛”中退役了。退役在家的他找不到工作,只好帮着照看怀孕的妻子,但他的心里一直有“为国争光”的理想。于是,他便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还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可老天却让他失望了——他的四个孩子,无一例外,全是女孩。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哈维亚竟发现,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有摔跤的天赋!在他的精心培养和她们的n次失败后,两个世界冠军诞生了。

电影即将结束,看着马哈维亚的大女儿吉塔获胜的情景,我的'心激动不已。是啊,印度女摔不就像是我们中国女排吗?中国女排不就是有那种坚定的信念吗?

正如题目所说:成功=n次失败+勇敢的心,设想一下:假设在吉塔的摔跤道路上没有那“n次失败”,她会不会骄傲起来呢?假设她真的骄傲了,还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吗?

在“n次失败”的困境里,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却一触即溃。没有一颗勇敢的心,就算是天才,也不能成功。

朋友,在成功路上,你失败过吗?人生像是一张考卷,成功是对的题,失败是错的题。你不可能全对,也不可能全错。可如果你面对的是吉塔的考卷,你会怎样作答呢?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6篇

在看这部电影前,我满怀期待打开豆瓣,想看下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和讨论。结果在上面的评论区,满满都是“女权主义”的旗帜,让我不禁怀疑,难道真是这样吗?

我看过几个阿米尔·汗的采访,他一直支持印度改革(改变宗教愚昧,改变性别歧视等),这些负面的评论与他的个人印象截然相反。

我怀疑着:阿米尔·汗可能是一个披着进步者的极度直男癌的演员和导演。

结果,我不得不气愤地写下这篇影片。拜托!没有看懂电影就不要顺便高挂着“女权主义”的旗帜来掩饰自己愚昧好吗!那些自以为很懂“女权主义”的进步主义者来!你们连一个合格的电影观看者都算不上。

这部电影的确讲述两个在父亲威权主义下成长的女性最后在摔跤领域中取得不凡成就的女性,特别主角大女儿获得了世界冠军。

但,注意,整部电影,最微妙,最牛逼的转折点便是两个女儿与她们将要结婚的朋友谈话。

那个朋友羡慕两个女人有这样的父亲,能够为了她们_”。

女性主义者的影迷们,你们想想,如果这是“直男癌”泛滥的电影,这个转折点根本没必要加上去。电影大可直接是父亲威迫女儿不断地练习,最后女人成功了。另外,再注意这个电影的时间跨度,那是十几年的光阴。对于父亲来说,一个选择是让那两个女儿还是像别家女人那样奴隶于他和其他男人,一个选择是让全镇人耻笑他十几年,倘若为了自己满足自己“直男”的优越,哪个选择让他更能感受到“直男”的威风?

自那个转折点,女儿们终于明白到,她们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去摔跤,只能去相信父亲的训练,也只能相信自己能够成为最好的摔跤手。自此,她们奋斗的目标都是自己,并非为了敷衍和遵守父亲的命令。当然,父亲作为她们的教练和人生导师,是她们每次比赛的定心丸,鼓励她们勇敢向前。

正是这个谈话,两个女儿明白到父亲对她们的期待:自由,独立。

她们也希望通过努力来回馈给给予她们一切的父亲。这是父女间的爱。

另外,也顺带一下印度的社会环境。我认为,在印度,即使在21世纪,它仍是一个连女孩上街都很危险的国度,谈现代的西方女权的观影者都是耍流氓。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7篇

《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虽然电影的故事情节老套了些,看到开头,就已经猜到了结尾,并没有多少悬念,然而,即使如此,也还是忍不住热泪迸流,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走进了我内心深处的电影。整部电影在叙述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种种不同的思考,女权、父爱、励志、榜样、传奇、体育竞技精神等等,但我更愿意用一个词来概括它:梦想。整部影片就是讲述父亲、女儿们在实现梦想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

梦想的分量能够很重,也能够很轻,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它。梦想,如果你只停留在想的阶段,那它只能是梦,如果你把它看得很重,没关系,总有一天,时间会把你的付出熬成一种获得。曾是国家摔跤冠军的爸爸迫于生计而放弃了自己的摔跤生涯,但是他从未放下那个为国家赢得一枚金牌的梦想,因为他明白,他的这个梦想很重很重。

每个人都是一口井,你永久都无法估量井的深度。无疑,影片中的吉塔、巴比塔是幸运的,她们有一位伯乐父亲。影片刚开始,有很多姐妹俩反抗父亲的搞笑细节,年纪还小的她们和村子里的人一样,认为女孩子是不能够参加摔跤运动,认为自己不是摔跤的料,认为父亲对她们的'摔跤训练注定不会成功。但是当吉塔第一次的摔跤比赛失败之后,问爸爸下一次的比赛是什么时候时,父亲只是微微笑了笑,因为那时父亲明白了,在女儿们的心中,那颗叫理想的种子已经发芽了。之后,在一次又一次的赛场上她们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去赢得那枚金牌,不再仅仅是父亲的希冀,更是两姐妹的梦想,她们明白了,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总要有所付出和牺牲,当你成功之后,所有的鄙视、质疑都会转成掌声。

赢得世界冠军,对当时的姐妹俩来说,这个梦想的分量可谓是重之又重,但父亲的默默付出和牺牲又给了她们勇气和力量。父亲的爱,不善言辞,却浸透在所有的行动里。没有能给女孩子用的训练场,他就自己修建训练场;为了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训练两个女儿,他辞去工作,去干最苦最累的农活;为了能给女儿们买摔跤垫,他低声下气的去求人申请资金;为了能更好的指导大女儿,帮她走出困境,他不惜离家搬到学院附近的小出租房里等等。是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父亲去培育孩子变优秀的决心,哪怕在困难、讥笑嘲讽面前。父亲的形象永久是高大的,但会在关系到子女前途的困难面前会选取低头,当一向刚正而又严肃的父亲为了能让女儿能够继续留队训练,留着泪,苦苦哀求着,像个犯错的孩子一样,让我的眼泪一下子决堤了。

在最后一场战役中,女儿依靠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击败了心魔,以一个漂亮的彩虹摔打败了对手。当被关在小房子里的父亲听到自己祖国的国歌响起时,他也热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他明白吉塔不会让他失望的。“你是我的骄傲”这是吉塔成功后,父亲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女儿的成功向我们证明了父亲的人生哲理:没有人能动摇你坚如磐石的梦想,不用理会那些闲言碎语轻蔑张狂,且让他们嚣张有时沉默才是力量,在不远的未来你会证明谁是真正的王。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8篇

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是印度拍的,印度的女人一般是在十四岁出嫁,为的是减少家庭的负担,出嫁以后,也只能在厨房中做饭菜。可这部电影中的女孩,却是摔跤冠军。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电影中的父亲在国际摔跤比赛上输了,这位父亲立下誓言: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摔跤手,为国家荣获一枚金牌。可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孩子,全是女孩。

某一天下午,父亲下班回家,偶然发现两个男孩子站在院子中,原来老大和老二打了那两个男孩,父亲起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念头,让两个女孩去学摔跤。

在训练中,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技能已经练得越来越厉害了,父亲每天让吉塔、巴比塔跟一帮男孩子在一起练习摔跤,父亲在这一天,带着一家人去看摔跤比赛。结果,吉塔输了。

下一次比赛,吉塔又赢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一连串的胜利,最后又杀进了苏_比赛。

吉塔比赛前一天问父亲策略,父亲对吉塔说:“你只要防守,不让对手得分,对手得不到分,就很着急,到时候你再找机会得分”

最终比赛时,父亲被人骗入了一个小房间,吉塔在第一个回合中取得胜利,而在第二个回合中却没有,到了最后一个回合,吉塔已经输了四分,最后十秒钟,吉塔这时抱住对手,朝身后扔去,五、四、三、二、一吉塔对手落地了,吉塔获得了五分竟奇迹般的赢了。

这部电影其实只讲了一句话:父亲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一枚金牌而付出的努力,在吉塔小时候,父亲让她每天五点起床,把头发剪了,都是为了自己的一个梦想,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坚持总会有收获的。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9篇

今天上午,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非常好看,让我受益匪浅。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收获。

电影介绍的是在印度的一个摔跤的摔跤手,他是一名获得国家冠军的一名选手。可是他的妻子不久就要生孩子了,于是摔跤手就把希望寄托在他们未来的孩子身上,于是他就不重视体育运动了。可是不尽人意的是他的妻子给他生的孩子是个女孩,这让摔跤手很是失望。但是出人意料地是摔跤手在照看孩子的时候发现了孩子的天赋,她的摔跤天赋。于是摔跤手就精心的培养他的女儿,一心想让他的女儿成为摔跤冠军,摔跤手还把他的头发都剪掉了,剪成了短发,女儿却一直不理解她父亲的良苦用心。幸亏他的女儿在和朋友的一次谈话中知道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女儿积极的配合父亲进行拳击训练,经过勤奋刻苦的训练之后,他的女儿终于获得了全国冠军,不失所望,众望所归。女儿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一所著名的体育学校进行教育,在学校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和父亲的全集经验下,经过刻苦的训练和摸索,女儿终于掌握了父亲的拳击技巧,最终获得了冠军。

这一部电影让我感受很深,它使我明白了当一个人得到一定得荣誉之后,不要骄傲自大,谦虚才能够使我们走向更辉煌的明天!所谓的胜不骄败不馁就是这个道理。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10篇

这周我和爸爸去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摔跤吧!爸爸》。本以为又是一部华丽的超级英雄电影,可是我错了。这是一部很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电影,难怪爸爸说这部电影的票房都要逆天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心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不能平息。

这部电影是由一个真实故事改编来的,讲的是在印度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叫马哈维亚的父亲是一位出色的摔跤手,他的梦想是在世界级比赛中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一枚金牌。但因为生活所迫,他不得不放弃了摔跤。他希望儿子能帮他完成梦想,可是他妻子却给他生了四个女儿。

本以为梦想从此破灭的马哈维亚却意外发现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身上有着惊人的摔跤天赋。于是他下决心把两个女儿培养成摔跤手。于是他给女儿穿上了男孩子的'衣服,戒掉了零食,不能看电视,不能睡懒觉,甚至剪掉了她们的长发,让女儿变成了男孩子。

经过严格的训练,经过无数场的比赛,大女儿吉塔终于拿到了英联邦运动会的女子摔跤金牌。

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电影,里面很多热血沸腾的摔跤场面令我久久不能平静,而里面的励志和父女情感,更是让我深深的感动。

自从马哈维亚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天赋后,便开始了魔鬼般的训练,两个女儿因为无法承受,就去和爸爸摊牌。爸爸不仅没同意,反而剪掉了她们的长发。每天上学路上村民都向她们投来异样的目光。爸爸对她们种种“虐待”,可见她们的童年有多么不开心。

电影中的转折点是在两个女儿听了新娘子的一番话后,终于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并开始自觉地去努力训练。尽管有时候我觉得我的爸爸对我要求已经很严格了,但是和马哈维亚相比,我的爸爸亲切多了。呵呵!还是我爸爸好。

大女儿吉塔成功的进入了国家训练基地,却因为一些事和爸爸有了矛盾。后来吉塔知道错了,便给爸爸打电话道歉。电话里吉塔一句话没说,失声大哭起来。爸爸原谅了她,并马上跑去帮助吉塔。在英联邦运动会即将开始的时候,爸爸想尽一切办法给吉塔指导。

看到这里我的心被马哈维亚对吉塔的关爱深深地感动了。马哈维亚是一个不爱说话,一个表面上冷冰冰的人,可是内心却是无比温暖,因为他心里深深的爱着他的孩子们。这多像我的爸爸啊!

不知不觉中,电影到了结尾——英联邦运动会开始了。经过一番精彩激烈的摔跤比赛,吉塔夺得了女子摔跤的金牌,赛场回荡起印度国歌。吉塔把金牌递给爸爸,爸爸又把金牌戴在吉塔的脖子上。爸爸说出来让吉塔等了十年的那句话“你是我的骄傲”。吉塔眼中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努力和期待。爸爸拥抱着吉塔和妹妹,三人眼里含着泪水,我的眼里也含着泪水。多么温暖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啊!我此时似乎不在电影院了,我似乎来到了比赛现场,沉浸在众人的欢呼之中。

后来我问爸爸这部电影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得流泪,爸爸说是马哈维亚对吉塔说的那句话“你是我的骄傲”,爸爸说当时他想起了爷爷……

这部电影太精彩了,他温暖了我的心,更重要的是激励了我,不要轻言放弃。我的爸爸和电影里的马哈维亚很像,他平时经常板着脸,但却一直到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

他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每天督促我练钢琴,每天要求我快走七公里,有时候我也很烦他。但是当我感冒咳嗽的时候,爸爸会给我端来一杯蜂蜜水;每天晚上爸爸睡得最晚,他把门窗关好后总会到我的床前给我盖被子;天气干燥的时候,爸爸都会给我打开加湿器;每当我步行上学的时候,爸爸都会嘱咐我注意安全。

我知道爸爸的心里一直都在深深地爱着我,我也知道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了我好。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觉我更加理解爸爸了。我也希望有一天爸爸抱着我说“你是我的骄傲”。

摔跤爸爸观后感 第11篇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曾经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希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角色非常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希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特别狠。每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美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达到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来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老师表扬了我:“老师非常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今天的“骄傲”。

上一篇:红楼梦读后感8000字左右(优选10篇)
下一篇:摔跤把爸爸观后感(通用5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
滇ICP备20230059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