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星星观后感(合集8篇)
24
2023 / 11 / 08
很开心参加了教育协会组织的这次的活动,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印度教育制度有了更多的认识,也产生了很多的感触,由此及彼,我又联想到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以及自己一路走来的求学路。
影片一开始塑造了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学生,他异于常人。特别喜欢盯着某一事物引发大脑,三处奇异的东西,新奇古怪,让观众不得不诧异老天竟会造出这么伟大的物种?然而事情的发生都伴随着两面性,成绩很差的他,时时苦恼着。它拥有不一样的思维,对于教条式的思维模式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按规矩吸收,火上浇油的是父母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打击,让他的自信心一度下降。看着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一步步走向自闭的深渊,不禁使我的心一颤。孩子本来就是爱幻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可是生活却总是要剥夺他天真的笑脸,让他们走向自以为很正确的死板式课堂。开始我怨恨他的父母,何必要逼他干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正是因为父母爱他,才对他如此“残忍”。看着父母留下不忍心的泪水,我深深感觉到现实中人们的无奈。
中国的教育制度何尝不是如此呢?总会在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里,大煞一笔,创造力被一步步抹杀,走上人们所谓的“正轨”。不由主的想到了自己,从小就带着父母的希望,即使自己觉得很累,也会坚持不懈,用学习去麻痹自己。在13岁就被送往私立学校,独自面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在此期间,哭过、痛过、怨恨过,可到了最后还是选择屈服。为学习失去了很多本该得到的,比如:和家人团聚、与朋友玩耍、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才觉得会让自己的人生实现价值。与其说我们是教育制度下的牺牲品,不如说我们都错误的理解了教育的真正含义。
在此,我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下一代的孩子会在快乐中学习,做他们最真实的自己,让教育创造更多不一样的伟人。
在今天早上的考试中,一位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建议她有时间去看地球上的电影明星。所以,中午的时候,互联网搜索电影,那时,它只是在尝试(我对电影和电视不感兴趣,但喜欢看书)。最后,这部电影不仅被完全观看,而且现在也被分享。每个人都想知道为什么。请听我说!
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主要是关于一个印度孩子的励志故事。在整部电影中,小英雄的两颗洁白的门牙、大而眨的眼睛和他简单而灿烂的微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英雄伊萨只有九岁,但他连续两次上三年级。然而,他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仍然混淆了类似的词语。例如,B和D,P和Q,以及其他一些数字也是无法区分的,距离和速度也是如此。即使是系鞋带、领结和纽扣,对他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同龄的孩子都可以这样做。然而,他似乎对一切都很好奇。在他看来,这些字母会跳舞,就像水下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生物一样。他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3x9想象成星球大战。也就是说,他在阅读和写作上有障碍,即所谓的“阅读困难”,这些障碍在他的生活中得到结合和反映。同时,他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在绘画方面比普通人有更强的表现能力。
然而,在家里,伊萨没有被她的父母理解。在学校里,老师没有根据他的问题对他进行指导,而是不断地把他赶出教室,同时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渐渐地,伊萨没有从学习变成不学习。她谎称写了申请表,偷偷逃课,和邻居的孩子打架,最终他不得不转到另一所寄宿学校。直到他遇见尼克,一位在他那一代教美术的老师。在对孩子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老师尼克的帮助下,伊萨最终克服了阅读障碍,在尼克组织的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绘画冠军。这是一个感人且发人深省的故事,重建了自信。
八九岁的孩子需要的是友谊、关注、关注、理解和接受。我们应该做的是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哪怕只是一点点。就像英雄伊萨一样,他的亮点是他画得更好,尼克老师利用这一点充分调动了伊萨的信心,然后驱使其他科目学习,最终使他能够克服阅读和写作障碍。但是面对今天的教育,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是否总是批评孩子没有得到满分100分,没有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没有在班上获得第一名,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等等。过分关注孩子的成就而忽视其他方面。我们必须相信孩子的进步,信任孩子是最重要的,没有什么比获得别人的信任更能促进他们的进步了。事实上,在小学,我们要做的就是提高一个单词。培养习惯,培养学习热情和正确态度,培养诚信,培养善良和公正的品质。
在电影中,尼克老师曾经愤怒地说,“如果你这么喜欢赛马,你还不如养马。为什么要生孩子?”是的,今天的社会过分强调竞争,实际上忽视了孩子们自己的顾虑。我们真的能理解一个孩子吗?教育只是引导和发现,让他们跟随自己的方向,走自己的路,而不是把父母的雄心强加给他们的孩子!
那是暑假,一家人来带伊萨回家。伊萨不情愿地和尼克老师道别。上车前,他转身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克老师高高举起他。伊萨举起双臂,展现出一种飞行状态,这非常令人兴奋。伊萨成功了,这比尼克老师更成功。正是尼克聪明地发现了伊萨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从而发现了孩子的天性,并充分发挥了他的特殊技能。
虽然我们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像爱因斯坦一样成为杰出的物理学家,但是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心和爱,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爱和鼓励是我们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愿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有这份美好的礼物!
世界上有无数的孩子,其中也有些孩子智力低下,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一个孩子,他大大的眼睛,两颗门牙十分大,他就是《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主角-伊桑。
伊桑是一个十分平常的男孩,并且他考试只考2,3分,这么一个孩子怎么办?于是,他的父亲便把他送进了寄宿学校,可还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他还是经常挨骂,他的目光当时已经呆滞,就在他最悲伤的时候,尼库姆巴老师的到来改变了伊桑的命运,他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了伊桑诵读困难,于是便进行了家访,发现了伊桑喜爱画画,于是他便请示校长,让他做伊桑的补习老师,渐渐的,伊桑通过了点点滴滴的学习,在美术比赛上一鸣惊人,打败了尼库姆巴老师,学业有成,最后,他和尼库姆巴老师紧紧地抱在一起。
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的,伊桑,他也是块金子,尼库姆巴老师帮助他,他也发光,爱因斯坦也是这样的,他曾经智力也十分低下,但是他提出的相对论竟震惊全世界,伊桑,原来只可以考几分,而他却在学期未成为了重点。我曾经也和伊桑一样,一点儿也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人家,有着一种自卑感,在家中,作业也十分拖拉,而好同学早早地就完成了,有时我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很多的问题一直不懂,朋友叫我做的事,我总要停下来想上几秒才去做,没有很快,一听见就去做,有时,我写单词也和伊桑一样,每一个字母都有了,但是位置却写错了,伊桑最后在美术比赛上获得了胜利,这就是他的优点,这就是他的发光的地方,我也要和伊桑一样,寻找自己的优点,让自己也闪亮。
是块金子总是发光的,我们要像伊桑一样,找出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优点,让它发光,让自己成为天空上一颗明亮的星星!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伊桑,生活在印度一个富裕的家庭,一直很幸福。
但直到他八九岁上学后,人们发现了他的异常,他经常一个人发愣,上课容易走神,各门学科都为零分。美术课上,他因走神被扔粉笔,只好枯燥的画那个花瓶;数学课上,所有数字在他眼里都变成了一只只奇怪的生物,都是相反的,红色的大叉随处可见;英语课也不例外,不会拼,不会读,不会写!最后他被逼迫送往寄宿学校。
不管他如何逃避,该来的还是来了,望着父母远去的背影,伊桑的心彻底碎了!每天,除了残酷的体罚,迎来的就是哄堂大笑,使他觉得生活一片灰暗。
但幸运的是新来的美术代课老师尼康关注到了他,翻阅了他的作业,发现了伊桑有“阅读障碍”,并进行了家访。课堂中他不断地以巧妙的方式鼓励他,给他机会,每天花两小时给伊桑补课,使他重新抬起了头,拾起自信心向前冲,从读字母,拼单词,再到写句子........在一次绘画比赛中他以惊人的绘画天赋荣获了第一名,使他感受到比他的父母还要强大温暖的关心,重新认识了世界!
在伊桑的世界里,是尼康老师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一步步开导他,了解他的想法,并挖掘出了那一鸣惊人的画画天赋。其实,伊桑丝毫不需要一切物质上的东西,唯一稀缺的就是关爱与重视。世界上就是缺少像尼康老师这样的人,懂得去理解特殊的学生,并没有像其他的老师那样辱骂伊桑,摧毁他的最后一丝希望,而是去安慰他引导他。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有的性格,各有所长。孩子们是地球上的每一颗星星,主导着未来,上帝在你这里关上一扇门,也许在另一边又给你开了一扇窗。也许你有某一处短板,但没有关系,可能你在另一方面有着高人一等的天赋,每一颗星星都闪烁着光彩,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所以在学校里,也不要无为地嘲笑任何同学。
在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中,虽然没有像伊桑那样残酷的体罚,但过分重视成绩的现状是相同的!诚然,努力学习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在同时也不要因此放弃自己喜欢做的事,局限自己的想象力。
生活学习在东校,相比起来,我的学习生活是多么轻松愉快,所以让我们一起善待他人,互帮互助,相信未来的世界更加精彩。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讲了一个患有“诵读障碍”的小男孩与一位美术老师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出身于崇尚竞争家庭中的小男孩,因为小男孩的“缺陷”,而使得他学习成绩不堪入目,也因此他被老师们遗弃在了黑暗的`角落里,无人理睬,以及后来的仅八岁的他不得不被父母转到其他的“特殊学校”就读。因为到校后到处充斥着竞争,体罚及鄙视,小男孩的心中充满了悲伤,以至于产生过在此结束他生命的想法。有一天转来了一位教美术的老师,小男孩的命运由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了人不仅需要帮助,更需要尊严,尤其是小孩子。
今天,我又看完了一部吴老师推荐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伊夏的8岁男孩,学习成绩很差,于是,父母就把他送进了一间“好学校”里。这间学校是寄宿学校,父母和哥哥只有在每周六才能来看他,他很孤独,而且很难过。他想像着许多文字变成了蜘蛛向他爬来,问他:“你为什么总是不行?”在想像中,他看到一只蜘蛛爬来,于是举起文具盒捶死它……直到有一天,新来的老师尼克给他们讲故事,讲的都是成功者的失败经历。最后,伊夏终于成了一个好学生。
看了这部电影,我知道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只要好好地培养,都可以成为最好的学生。如果100分中你的孩子只考了90分,不能因此就责骂他,要温柔地指导他,教他哪里错了、怎样改正,这样才可以使他成为好学生。
希望每一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都用以上方法教育孩子。
今天,老师带我们看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爱,能改变一切。
刚开始,伊桑就是特别的,最笨的是他,成绩最不好的是他,每次罚站的也是他,但是他依然很开心,快乐,因为他知道有人爱他,一家人都陪着他,激励他。可是到了寄宿学校,伊桑感觉好像被爸爸妈妈抛弃了一样,在这里,他还是学习最不好的,但是他变得痛苦、难过,因为他没有人爱了。就在他要崩溃的时候,尼克姆老师出现了,他和别的老师不一样,当同学们犯了错的时候,他不会打手心,是他给了伊桑爱,他知道伊桑有书写障碍的时候,就一直帮助伊桑,而在最后的绘画比赛上,伊桑战胜了他的'老师尼克姆,也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快乐和自由。
我相信,这就是爱的力量。
刚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深有感触,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正确评价一位学生的重要性。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依伊翔具有阅读障碍,成绩总是很差,而哥哥的成绩总是学校里最好的。所以伊翔经常受到爸妈的批评。无计可施爸妈决定送伊翔去一所寄宿学校,可是来到这里依然不见起色,父母也无计可施。伊翔成了大家嘲笑的对象,开始变得对生活失去热情,沉默寡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代课美术老师尼康出现后,发现他画画很有创意,却正在放弃画画。于是他积极帮助伊翔摆脱困境,还为此开展了一次全校的画画比赛,最后伊翔不负所望拿到了冠军,也找到了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还挽回了家庭矛盾。
电影除了批判学校的教育外,还从家庭教育中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应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其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把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如果未来已被规划好了,那谁还会去为自己真正的理想去奋斗呢?到时候,全国家的人都是律师和医生,没有了科学家,没有了画家、音乐家。大人们每天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无聊,朝九晚五,感觉生活被禁锢了。而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却依然沿用培养白领的方式来培养,难道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像自己一样毫无激情的生活?
常常听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淘气,学习差等等之类的事情,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还小,孩子需要做的不是学多少东西,而是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们都是白纸一张,被画成什么样全是受大人和世界的影响,父母和老师首当其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家长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周末有上不完的辅导班,如果你看了《地球上的星星》,那里面其实讲述的是一个伟大的道理。片中有一句台词很好“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而更加耀眼。
我以前在一所学校带过课,在任何人眼里他们都不是好孩子,因为学习差、还经常惹祸,其实不然,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交际能力很强,有的跳舞好,有的唱歌好,有的对电子产品特别感兴趣等,不管怎么 说,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仅仅以成绩来定
义一个学生的优劣,就像尼康老师那样,就像尼康的启蒙老师那样,还孩子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
看了电影我才知道像爱因斯坦、达·芬奇、阿嘉莎·克里斯蒂等名人在童年时都曾遭遇阅读障碍的困扰,又有谁会料想他们今后所缔造的辉煌成绩?现代人越来越强调换位思考,鼓励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去靠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片中小主人公伊翔父母所无法领悟的,父亲一味的苛责,母亲盲目的焦虑,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懂如何发现他的心,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灌输传统理念,却事与愿违地使伊翔在沉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如今的教育不用赘述也很清楚,无非就是应试性的达标测试,不管你真正学到什么,只要分数高就行。这就是目的所在?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出现了强制性的被迫接受,比如课文必须分段和归纳中心思想,这有多么可笑而荒唐?每个人对一篇文章、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幅图画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才是充满活力的思想世界,硬生生地套上统一标准进行背诵扼杀了多少孩子的想象力?
无论是星星或是白纸,每个孩子的最初都是纯洁无瑕的,可我们究竟为他们带去了些什么,他们是否会像片中的伊翔那样幸运,最终绘出一幅如此美丽的图画?我觉得这没有回答的必要,因为谁都无法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但我觉得身为父母的人或是准备当爸爸妈妈的人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然后去体会如何真正走近自己孩子的内心,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至少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