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600字(实用9篇)
25
2023 / 11 / 23
今天,我读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每段历史,都如同人的一段记忆,或许满载荣耀,又或许遍布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大部分逐渐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
然而,总有些历史是值得被铭记的,就像总有些记忆是值得被深刻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向我们展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以一种时代特有的写作方式,简洁却有力。
曾经的苦难和伤痛必须忘记,因为不放下沉重的过去就无法开创崭新的未来。但战争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这些,魏巍用文字展示给我们后人的,是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里,什么是珍贵的、值得被铭记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负着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沉甸甸的使命和信任,奔赴异国,浴血沙场;他们身处异常艰苦的生存环境而毫无怨言,乐观向上;他们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依然心系故土,热爱祖国。他们就是“我们的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群最可爱的人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灵魂。如果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我坚信——是他们。
《高山下的花环》里面从城中来了个新指导员赵蒙生,与战士相比,他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少爷,过不惯条件苛刻的军旅生活。指导员抽名牌烟,喝昂贵的进口酒,随军队行军几公里便累的满身大汗。他在生活中与军队格格不入,心里也是。他只想在军队熬过几个月,托自己神通广大的老妈把自己从艰苦的前线带回温暖舒适的家里。但事实并未能如他所愿。战事紧急,全连即刻动身准备前往应战。指导员怕了,想立刻返回城里,他掏出平日珍藏的名牌酒来讨好连长,但连长梁三喜义正严辞的告诫他:“中国是我的,但,也是你的!”指导员心中爱国的火终于在这一刻燃起了点点火苗。他搭上了赶往前线的火车。
在战场的动员大会上,雷军长狠狠怒斥了张蒙生,在经受战士们的议论和副连长靳开来的冷嘲热讽后,他站了起来,走到全连面前,怒吼着甩下一句话:“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咱们战场上见!”看到这里,我知道,他又暗自和自己较劲,他也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血性的战士。
在战场上,赵蒙生随队行军,没有一句抱怨,主动请缨为全连找水,目睹连长的死后抓起手榴弹冲向敌人碉堡…在战后,他不愿离开营地,卖掉心爱的相机给已逝的战友还账……此刻,他心中爱国之火雄雄燃烧,他已经是优秀的战士,更是个甘为中华大地抛头颅酒热血的中国儿女!
国和家
瞬息万变的战场,生离死别已是常事。为战士们砍甘蔗找水却踩中地雷的副连长靳开来,为救人牺牲的连长梁三喜,为炸掉敌人暗堡拯救战友却中弹身亡的小战士雷凯华……他们有的身居要职却身先士卒,有的时还是孩子,却义无反顾地踏上残酷的战场,看到战友们伏在梁三喜体前痛哭的情景,我心中也不禁酸楚,是这些战士们用身体抵御住了敌人的攻势,当今的和平,是用万千将士的血肉换来的啊!
雷震军长,身居要职,却让自己的独子上阵,即使儿子牺牲,他也没掉一滴眼泪。梁大娘家三个儿子,全为祖国大业捐躯……作为至亲骨肉,他们的心怎能不痛?但他们知道,没有国,便更没有家,所以他们敢于承受这骨肉分离的痛。他们,同样值得尊敬!
还账
逝去的连长梁三喜同志,唯一的遗物是一张欠条,上面清楚记录了自己欠同志们的账,他嘱托家人,即使自己牺牲,也要把欠的账还清。我不禁为之动容,这不仅是一份账单,更是一个战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高贵品格!
《高山下的花环》让我看到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义无反顾,为国捐躯的战士,更让我看到在危难来临时,华夏儿女的大义凛然;泱泱中华,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用鲜血流筑,才能遍地插满红旗,身为华夏儿女,我们应当缅怀先辈,追忆历史,更应继承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如白居易诗中所写:“黎民白姓为义不容辞之己任,心怀苍生,安济天下,唯不忘初心,则必果本愿!”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也是一本十分感动人的书,书中篇篇文章都使我感动许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对发起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志得到祖国的命令救援人民,。在这场浩大的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凭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而不畏牺牲、奋勇杀敌,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书中最感动我的是:松鼓峰战斗。讲的是有一支志愿军队伍为了阻挡敌军逃跑,而和敌军展开殊死拼搏,面对敌人浩大的装备那一支志愿军队伍没有一点胆颤,要知道他们才十几个人啊!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失败了。但是英雄的志愿军们直到自己的身体上被火烧得直冒火苗,也都没有屈服,反而去用身体抱住敌人与敌人同归于荆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胜利。读完后,我的心灵被彻底的被震撼了,这种精神,这种勇气是多少人都没有的啊!
要是你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那就是伟大的志愿军们。想一想他们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那一声声誓言要保护祖国,保护人们的声音,那一个个为了祖国而变得焦脆的身躯,谁又能不承认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呢?一个个可爱的志愿军们他们所付出的一切是为什么呢?都是为了要保护我们的祖国啊!
我不得不再赞扬他们:_战士们你们是世界上最可爱,最可爱的人,你们的精神也将继续传承下去。
没错,这段话出自魏巍的那篇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他曾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陪伴着几代人的成长。当我翻开杨朝晖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精神所震撼,被他们坚定的意志所折服。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时期_不畏牺牲、奋勇杀敌,为保卫祖国和人民英勇战斗的故事。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松鼓峰战斗,志愿军为了阻挡敌军逃跑,和敌军殊死拼搏,在寡不敌众的劣势下,他们毫不退缩,哪怕到最后一刻也要死死抱住敌人,用身上被点燃的火苗与敌军同归于尽。他们最终是失败了,但他们英勇战斗的精神永存至今。
近现代的战争史,时代混乱,但人心赤忱,英雄铁骨。悠悠五千年留下的是文化积淀,动荡百余年,革命与拼搏精神荡涤人心。正是在那样的艰苦卓绝的时代背景下,战士们和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和牺牲就如金子般闪闪发光,一点点地驱走社会的黑暗,照亮中国前行的路。是啊,他们是那个时代里最可爱的人,那股不畏困难与牺牲的冲劲,那种追逐真理和平的舍我精神,如此动人。我在这个和平安稳的年代里,再细看那个年代的艰苦故事,并不觉得枯燥寒酸,枪林弹雨里我看到了勇敢、坚持,革命斗争里我看到了坚定、团结,那些珍贵的品质就像黑暗里明亮的烛光,光照到我的心里。
我感慨于先烈们的事迹,也关注现今时代的许多故事。每个时代里都有可爱的人,他们可爱的点或许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21世纪里,现今的中国没有战争,但国力还是相对发达国家落后一些。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现在成为一个国力强劲的大国,每一代中国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每一个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中国人的贡献都不可忽视。其中有科学家、医生、教育者、工人、商人等等,他们就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认真勤恳就是他们的可爱标签。
我很庆幸地生活在这个时代,有前人留下的精神食粮,有行业先锋身体力行的指引,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努力做一个新时代的可爱的人。
有一个朝鲜小姑娘,她的家人都别被敌人炸死了,她孤苦伶仃,这时她正好遇见了志愿军战士,他们细心照顾她,她非常舍不得离开志愿军战士,想要跟着他们一起去打仗。在小姑娘心中,志愿军战士就是她唯一的亲人。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段是:松骨峰战斗。在松骨峰战役中,我们的先头部队全部阵亡。他们为了阻挡敌军逃跑,和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然而敌军为了逃命,动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体攻击。
面对敌人强大的进攻,我们志愿军战士毫不退缩。敌人不断的向我军投汽油弹,但是英雄的志愿军直到自己的身体被烧得直冒火苗,也没有屈服,而是冲出阵地扑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当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都一定要胜利。这种不畏牺牲、奋勇杀敌的精神和勇气是多少人都没有的啊!
虽然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英雄的志愿军战士,他们淳朴可爱、他们无私奉献、他们英勇无畏,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们要加倍珍惜。
清明节,单位组织了清明电影大放送,上午播放的是1985年拍摄的一部红色经典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虽然知道是正能量的好片,但毕竟是老片了,本不打算看的,可播放之前听说是关于越战的,自己就来了兴趣,又有人说,清明节看这片子挺好,也算缅怀先烈了,于是下定了去看的决心。
影片前三分之一算是故事的铺垫,对于看一部老片的人来说,显得有点无趣,甚至在那时我还掏出手机玩了一会,影片中间三分之一描述的是战争中的一些情节,感人但着墨不多。更感人的是战后那三分之一。另外,对喜欢追星的人来说,影片中的演员阵容除了有唐国强、斯琴高娃,竟然还有近几年大红的倪大红,而且戏份不少,这也算是一个看点吧。
影片讲述的是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大背景下,发生在部队一个连队里的故事。连队里新来的指导员赵蒙生原来是军里一名宣传干事,母亲是高干,他来连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曲线“救国”——以此调到离家更近的地方。指导员刚来的时候,连长梁三喜正要休假,但因看到指导员心思不在工作上,不放心自己的连队,就把休假计划一推再推。排长靳开来因看不惯指导员的表现,对其意见也很大。三个多月后,指导员的调令到了,而连队开拔上战场的命令也到了,指导员在连长的劝说下,勉强上了战场,但指导员的母亲为把儿子调回去,将电话打到了军长所在的前沿指挥所。军长为教育官兵,召开指导员所在师的全体官兵大会批了他,这反而激发了指导员的血性,立誓要上战场勇敢杀敌。
战争打响了,也很快结束了。连长在一次作战中为救指导员英勇牺牲。战前提升为副连长的靳开来在全连断水的情况下,为救全连去砍甘蔗,回来的路上不幸踩到了地雷而壮烈殉国。指导员上了战场后果然没让大家再失望,后来又因连长的牺牲作战更加英勇,他幸运地活下来了,并且立了功。
战后的一天,烈士们各自的家属都赶到了连队领取他们的勋章和遗物,梁三喜的妻子和母亲带着出生不久的孩子却迟到了十几天才到连队,原来是因为下了火车后不舍得坐公共汽车,步行了十几天。也是战后大家才得知,连里的那位在战场牺牲的想当元帅的小“北京”,竟是军长的独子。
影片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一些社会问题,比如,指导员在战后对他的高干母亲说道,“这些年,你离开战争太久了,咱们离开人民太远了”;副连长因为生前看不惯一些不良现象,发过一些牢骚,以致牺牲了却连个三等功都没能立;军人的待遇太低,普通官兵借债的很多,烈士的抚恤金才550元等等。而也正因为反映了这些负面社会现象,才使电影更显真实,也更能反衬出电影人物中的人性光辉。